公司举办“迎七·一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党日活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8-09-11 [我要打印]

首先,党支部书记赵树森同志带领大家回顾了郑德荣同志的功勋业绩和崇高风范。大家纷纷表示,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鼓舞斗志、激发干劲,为做好新时代模范带头作用增添无穷的精神力量。
一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
二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
三要深入学习郑德荣同志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奉献和坚守。
四要及时将学习中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其次,党支部书记赵树森同志详细介绍了党员发展过程,为优结构、严把关,不断扩大党员队伍奠定了基础。
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2018年5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93岁。郑德荣同志,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先后在“奉天”和“新京”求学,1948年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入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二部短训班学习,1949年转入历史系本科学习,1952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首批招收三年制研究生。1980年至1982年,被选拔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任《中共党史大事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编写组”副组长(主持工作)。1983年被教育部评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定为博士生导师,是全国高校首批中共党史学科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1999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2004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曾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长期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毛泽东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列第一位),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顾问,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名誉会长等职务。
郑德荣同志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研究。这些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从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活动开始,每逢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大纪念活动,从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开始,每逢纪念毛泽东诞辰的重大纪念活动,以及有关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纪念活动,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二十世纪80年代,直面一些人对毛泽东思想的怀疑甚至否定,郑德荣同志以卓越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牵头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科学体系,回应质疑,正确引导社会思潮;90年代,与时俱进,科学思辨,深刻阐释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年届九十,信念弥坚,将研究方向拓展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连续发表了关于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内容的10余篇高水平论文。
郑德荣同志毕生“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郑德荣同志将爱国爱党的家国情怀和党性原则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教育理念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郑德荣同志勤奋创新、为人师表,是严师典范、良师表率和人师楷模。“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以“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风育人育才,坚持立德树人,以身垂范,言传身教,既严谨治学,又对学生宽厚仁爱,桃李满天下,60岁之后开始培养博士生,30年间培养了49名博士生,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
郑德荣同志为我国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吉林省社科理论发展、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学改革和为基础教育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郑德荣同志曾作为吉林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带领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博士点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之一,主持的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对全国高校147个社科研究机构评估中荣获榜首。郑德荣同志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国家教委主办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二等奖一次,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省管专家,多次荣获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上一篇:暂时没有了~
下一篇:暂时没有了~